見微知著 ─ 回首解詩小事

筆者幼時成績不佳,兩次公開試的初試啼聲,均鎩羽而歸。唯尚幸「天無絕人之路」,筆者仍有幸入讀香港教育學院,如今更手執教鞭,而未有誤人子弟。但每當回首中學生涯,除了那可笑的輕狂和幼稚外,更多的是一點無奈。或許,筆者心胸狹窄,總是將別人過錯深埋心坎。但隨着教齡漸長,那點無奈卻是不斷的擴大,並不斷督促讀者以之為戒。那件小事,雖無魯迅筆下的偉大,但也教筆者受用終生。

猶記得,筆者於中七的那年,某一節的文學課中,應老師要求,試解王昌齡的〈從軍行〉(其四):

 

青海長雲暗雪山,孤城遙望玉門關。

黃沙百戰穿金甲,不破樓蘭終不還。

 

當時,老師只要求解釋一句,甚或自覺能力尚淺者,解釋一字即可。但當老師把教鞭指向年幼的筆者時,筆者卻豪言:「老師,一字一句未足以了解全詩,況且一字一句均連繫全詩脈絡,故請試解全詩。」當時,老師對此,雖未一笑置之,但仍提醒筆者「量力而為」。所謂「初生之犢不畏虎」,筆者便開始試解全詩。

根據那依稀的記憶,筆者當時以為,首兩句乃作寫景之用,極言邊境戰場的險惡,以為下文抒情作鋪墊。而後兩句則替戰士立言,描寫兵士歷經百戰,戰情慘烈,黃沙隨戰而起,遠看就像戰士穿上那金黃的「盔甲」,與敵軍惡戰,並立誓:「樓蘭不破,誓不還家」。全詩極言盛唐氣象,以陰險之「景」,襯托那慘烈之「戰」,從而突出戰士的凌雲之「志」,意境之壯闊實是難以言喻。由於,筆者閱歷尚淺,且不學無術,不懂引經據典,從「豪情說」觀點解釋全詩。

當筆者解釋完畢,並未換來掌聲,反而全班沉寂一片,靜待「裁判」發落。良久,「裁判」發話:「讓你解一字一句,你偏不聽;讓你解釋全詩,你又全錯,早已提醒你『量力而為』吧!」語帶譏諷之餘,後更不留餘地以「哀怨觀」,逐點否定筆者之見。聽後,全班一哄而笑,筆者雖未聽半句嘲笑,但卻是錐心之恥。

是次事件誠為小事,且不足為外人道!何以筆者於今卻舊事重提,那是因為筆者以為「見微知著」,解詩小事卻內含教育大道。現代教育鼓吹「學生為本」,提倡「學生為主,教師為輔」的教學模式,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,讓學生「說」,讓學生「發言」,甚至讓學生「犯錯」。筆者於那年代有幸親身感受這「教學模式」。

的而且確,現代學生不比當年,他們虛心、聰明、視野廣闊、資料豐富,有些甚至能與教師們「分庭抗禮」。筆者以為將主導權適度地交給「學生」也未嘗不可。但學生畢竟是學生,他們雖肩負「學習的義務」,卻也擁有「錯誤的權利」,所謂「失敗乃成功之母」,不能從錯誤中學習,如何體會「不經一番寒徹骨,哪得梅花撲鼻香」的意境?

筆者以為學生尚有「錯誤的權利」,教師們不僅應包容錯誤,更應鼓勵學生百折不撓,向那標竿直跑。更何況,學生之見雖未必精準,但有時也有其所持之理。回顧前事,對於〈從軍行〉(其四)一詩的主旨,更是爭論不休,古今文人對此仍然莫衷一是,無論是「豪情說」,還是「哀怨觀」均各持其故,而未有最後定論。筆者承認「哀怨觀」似較多人支持,但同時也認為論文並非「非黑即白」,或是「以眾服寡」,文學誘人之處正在於那「未知的神秘」,讓讀者「神遊文境」,結合個人才情,體會作者的真情。既然如此,「建立平台」,讓學生暢所欲言,各抒己見,這又何妨教育呢?